金属表面热处理的工艺
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对于金属铸件,我们比较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等。
一、表面热处理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是指在不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及心部组织情况下,利用快速加热将表层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以强化零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1).人工时效
(1)工艺:低温回火后,精加工前——加热材料至100-150度——保温5-20小时。
(2)目的:稳定精密制件的尺寸,消除残余应力
2).自然时效
(1)工艺:工件在室温条件长时间放置
(2)目的:释放残余应力,改善机械性能,稳定尺寸
发黑(发蓝)
(1)工艺:加热——碱性药液浸泡——形成氧化膜
(2)目的:表面防腐蚀,防锈
其他表面处理技术:电镀、电泳、抛丸、喷砂、抛光、阳极氧化、拉丝、蚀刻、喷涂、喷砂、烤漆、酸洗钝化等。
金属热处理的工艺介绍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为了只加热工件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件上给予较大的热能,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激光热处理、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常用的热源有氧丙烷等火焰、感应电流、激光和电子束等。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体来说,它可以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各种性能 ,如耐磨、耐腐蚀等。还可以改善毛坯的组织和应力状态,以利于进行各种冷、热加工。